《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的学习方法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是一门涉外的管理类课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并根据自身对《对外经济管理概论》课程内容的理解,撰此文以供广大考生参考。目的是为了使考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采取适宜的学习方法。
一、针对本课程的特殊性,采取适宜的学习方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其性质决定了考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以自学为主。既然是自学,那么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内容多,覆盖面广。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学完整个课程内容,顺利通过考试,这就要求考生在学习之初对整个学程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制定出有效可行的学习计划,同时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由于每个考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学习方法的采纳,应因人而异。不过,根据以注考生的考试情况,结合本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所有考生都应注意的,也可以把它们当作几种学习的方法。
1.科学地掌握学习的步骤及先后次序。对每一部分的学习,应遵循思维的一般规律,自上而下,由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地对内容进行剖析,明确整体及各部分的知识结构。以这样的方式学习,一个是不致于将重要的知识点遗漏,再一个也可在内容划分的基础上,结合考试要求,更清楚地辨别出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地进行反复学习。《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内容虽然较多,表面看起来又比较零碎,但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每一个知识板块、单元细部都不是任意杂乱地堆砌在一起的,而是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有机地安排在一起。考生应善于抓住各部分的前后联系性,认清每一部分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承担的任务,系统地而不是割裂地学习各个部分的内容。这样,可以使考生每时每刻都明确自己在学习进程中的位置,以便使其时刻把握学习进度和内容结构。此外,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应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概括和分析的学习思维方式,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概括是吸取和记亿知识的手段,而分析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搞清楚每一个知识点的涵义。考生应能够通过概括把教材“变薄”,理清教材内容的脉络;也要能够通过分析把教材“变厚”,丰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概括的最大作用是使考生能够对学科内容统揽全局,加强对学科内容的整体性认识,也便于考生对知识要素加以记忆。概括能力来自考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真阅读初理解。—般而言,达到这—步并不准。相比之下,学会分析问题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了。分析是概括的逆过程,其基本前提是对所涉及的问题要有透彻的理解,这就需要考生熟知有关的经济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管理知识。当然,许多考生在接触该课程之前,可能不具备任何有关涉外经济理论及其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对这方面的能力深感不济。对此考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在设计《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教材的内容时,已充分考虑到自学考试的特点,确保了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适宜的深度。教材上对各部分内容的分析程度和该课程对考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考生只要认真领会教材内容的实质,把握教材对各个问题分析的方式和力度,就可以达到课程学习对考生分析技能的要求。另外,在实际学习中,考生可以把课程内容看做是许多问题的答案,带着问题去学习。对于每一个问题,考生应首先明确它覆盖了哪些知识要点,即首先要把握住问题答案的大结构,然后再由点及面逐渐深入地学习。例如,在学习利用外资这一单元中,要求考生掌握利用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于利用外资对我国意义重大,其作用也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四个方面:一是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二是加快产业技术的进步,三是增加出口创汇,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四是外资运转过程可带来劳动就业的提高和税源的扩大。对于每个问题,如此这番地抓住问题的各个基点,就不致于失去方向,以偏概全。此外,对于每个问题还应在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问题的重点。例如在国际金融单元和国际货币制度单元中,教材谈到了国际资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等三种货币体系。虽然这三个货币体系之间的区别很多,但最主要的区别应是汇率安排、储备安排和对国际收支调节的不同。抓住了这些要点,三种不同体系的主体差异也就显现出来了。[Page]
2.把概念作为每一部分学习的起点和重点。概念是最基本的知识单元,深刻理解概念对课程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对概念掌握的标志有两个。一个是能深刻理解其涵义,再一个是要力求会表达。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做到能正确地表达。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以将概念分为两类,一类是较为简单的,可以“望文生义”。如“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等;—类是较为复杂,需要考生凭意志力去记忆。如“商品检验”、“信用证”等。对于这类概念,考生应在反复阅读教材,不断深入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掌握。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考生认为理解概念仅仅是为了应付名词解释。实际上,概念是理解答部分内容的钥匙,概念的不清或混淆将会导致对课程内容的误解。不认真掌握概念,就不可能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从往年历次考试来看,有不少考生在问答题上失分明显是由概念不清或理解有误造成的。
3.积极利用知识间的联系性。考生对各单元进行学习时,应根据各单元及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联系性地进行学习。《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各部分内容所反映的管理知识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性。考生应善于利用这—特点。如,在国际贸易单元中的政策措施是该单元的重点内容。其中,外汇管制是一种常规的非关税壁垒。从原理上看,主要有成本性外汇管制和数量性外汇管制等具体手段。而在国际金融单元中,汇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汇率的影响因素和效应分析是该部分的重要内容。结合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分析,会发现汇率对国际收支中贸易收支的影响正是成本性外汇管制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发生作用的原因。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具体问题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仍以上述内容为例,汇率变动因素及汇率变动影响两个学习环节中,国际收支中的贸易收支与资本收支就是联系两部分内容的关键,它们与汇率的关系都属于系统内关系,彼此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像这样的关联内容还有很多,考生若能在学习中捕捉到这种不同层次的联系性,前后对照地加以学习,对自学质量的提高将会大有稗益。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考生还应抓住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巧妙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提高综合效果。《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的综合性使得它也与其他若干学科课程之间有着内容上的联系。考生可根据个人所学专业对此加以充分利用。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考生可依据国际贸易课程的知识更好地把握《对外经济管理概论》中的国际贸易部分。同样,金融专业的考生要面对应试科目——国际金融,而《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的国际金融部分的知识正是从国际金融中浓缩而成的。所以考生可在这种学科知识的相关联系性中寻找学习的捷径。
4.充分应用对比分析法。本课程有不少内容都是并列出现的,对它们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加以学习,既快捷又有效。例如,第二章的主体内容是对外贸易政策措施;它可分为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两大类。虽然二者皆可起到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作用,但其间在力度、性质和特点上各有不同。把两类贸易壁垒加以对比分析,不仅使二者的差异凸现出来,而且也因此使考生对各种贸易壁垒的认识更加深刻。又如,在谈到国际信贷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贷款不能不提。两个不同的国际金融机构具有各自的宗旨,在组织贷款方面各有特点。只有对二者在期限、目的、资格等各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才能使二者的不同得到强化,才能使考生对这两种宗旨迥异的国际机构贷款的认识更加具体、清晰、深入,使两部分内容的学习相得益彰。本课程可利用这种方法学习的内容非常多。例如主动配额管理和被动配额管理,各种汇率制度,三种主要的国际结算方式,外汇管理中的直接外汇管理和间接外汇管理,欧洲货币市场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银行集团三个机构贷款的特点,技术贸易和商品贸易的特点,不同的国际货币制度,专利技术与专有技术,补偿贸易的种类等等。对比法是—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明确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更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Page]
5.正确对待各种参考资料。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一些适宜的参考书作为对教材的补充是必要的。但在选择和应用参考书时要明确几点:
首先,参考书的意义只在于参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参考书的地位只能居于从属地位。自学考试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和学习方式,自学考试专用教材内容的深浅、范围和结构安排等都是在对专业需要、考试性质、考生状况进行充分分析基础上形成的,而自学考试的命题又是严格依据专用教材产生的。所以省自学考试委员会所指定的专用教材在学习和应试过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到《对外经济管理概论》这门课程,强调专用教材有其更大的必要性。该课程综合了许多分支课程的内容,教材中的一些章节在社会普招专业中是一门完整的课程,对此考生必须认真对待。一些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涉猎了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参考书,而却忽视了对指定教材的学习,结果由于对每一部分内容的深浅及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性不能很好地把握,造成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这一点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其次,参考其他教材和书籍的目的,应以解决理解性问题为主。考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查一些参考书以纠正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应作为参考材料价值的最主要体现。但需注意的是,社会学科中的一些内容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一些观点和看法在学术领域中并不统一。理解各种观点对学习、认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不能以此任意取代指定教材的观点。
第三,参考书的种类不宜过多。由于《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涉及内容繁多,有关的参考书多不胜举。盲目选择大量参考书,在考生精力、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反而会对应试内容的学习起到不良的影响。
二、把握课程内容结构,层层深入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这门课程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涉外经济类专业课程,涉及最多的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该课程的确涉及内容非常广泛,综合性很强。这也是其难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课程内容虽然繁杂,但并不是简单地将各门学科内容进行拼凑。考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应统揽全局,从大处着眼,然后再层层深入。所谓从大处着眼即对课程内容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宏观层面上把握这门学科的内容体系,这样可以对所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居的位置和地位始终保持清晰的认识。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该课程的内容体系。
本课程的内容和布局是与国家间经济关联的各种渠道相对应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复杂多样,但归结起来不夕呼是商品贸易联系、资本联系及劳务和技术合作等。据此,可将本课程的内容分为4个基本单元,即国际贸易(由第1、2、3章构成);国际金融(由第4、5、6章组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由第7、8、11章构成);国际投资(由第9、10章构成)。各个单元内部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分成不同的章节。几大单元的划分有助于考生对本课程总体结构体系的认识,同时,这也是一种学习单元的划分,它也将有助于考生根据本身的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由于每一个单元来源于不同的课程,所以其知识有较强的独立性,考生可以以其为基准,针对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强化某一单元的学习。当然,对于初次接触涉外经济知识的考生来讲,每一单元都应认真对待,考生可以按照知识的大结构,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为了使考生能更好地以单元为基准对本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认识和学习,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个单元的内容和一般要求。
1.国际贸易。该单元用三章分别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政策和各种政策措施,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及其管理建立和发展的一般过程。贸易是我国与其他各国进行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因而该部分是《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应是考生特别关心的重点内容。本单元由一般到具体,由基础到应用地概括了国际贸易最一般的内容。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能够把握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循序渐进地加以学习。具体来讲,通过第1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过程、国际分工的变化规律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概况,以及国际贸易政策,尤其是两大基本贸易政策的实质等。国际贸易政策是整个国际贸易知识的核心内容,也是贯穿国际贸易单元的一条主线。在第1章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质进行揭示的基础上,第2章全面概括地介绍了国际贸易政策的各种具体措施。国际贸易政策措施既是对一国国际贸易宏观政策的体现,也是管理一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手段;了解各种措施的概念和作用是对国际贸易政策认识的深入。从这一点看,第2章的内容在此单元中应居于重心部位。对这一章的学习,考生应把重点放在各种具体的贸易管理措施上,尤其要熟练掌握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相连的一系列概念及各种出口管理方式,对它们不仅要能够加以记忆,而且要能够综合运用。第3章主要介绍我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对外贸易管理的发展变化及措施。考生一方面应把这一部分的内容作为国际贸易知识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以国际贸易的普遍知识为基础来认识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也应把它看成是对第2章内容的补充,来验证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建立过程有一个大致了解,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些重大转折和意义显著的改革,明确海关和商检管理的各种方式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由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到本章中国对外贸易具体实践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应前后贯通起来进行。该部分知识点分布多,试题可选择的余地也很大,但由于难点不多,所以极易受到考生的忽视而失分,这应引起考生的重视。[Page]
2.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构成了该课程内容的第二个重要部分。它由三章构成,分别介绍了外汇、汇率、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及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的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及我国对外汇和国际储备的管理。与国际贸易单元相比,该单元是重点,知识点较多,又存在不少难点,知识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因此要求考生对该部分的学习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尤其要认真掌握这一部分出现的各个基本概念。具体来讲,首先要求考生对外汇、汇率、国际收支、国际结算等各个基本概念,以及由此所派生出来的静态外汇、动态外汇、汇率的标价方式、国际收支构成部分、国际结算的各种方式等概念进行识记。并在此基础上,要求考生对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汇率的一般影响因素,汇率制度,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产生及其调节,以信用证方式为核心的国际结算方式的作用及意义等内容与国际贸易部分中的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考生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知识点的相互交叉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国际金融市场和外汇交易环节中,考生应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抓住基本点、重点和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基本点主要指各种基础概念,如广义和狭义金融市场等;重点是指在国际上比较重要和普及的金融市场及交易方式,如欧洲货币市场等;而难点则是指一般考生较难理解的概念,如外汇的期权交易等。对于基本点要强调记亿,重点则要求反复学习、熟练掌握,而对难点来讲重在理解。对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制度部分的学习,要求考生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和掌握国际上主要金融组织设立宗旨的的异同点,尤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集团两大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异,以及资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及牙买加体系等不同金融制度的主要差异等。作为这一单元最后一部分的中国对外金融管理,是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在我国外汇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对此考生应前后穿插地学习,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考生要对我国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我国目前对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该单元由第7章、第8章和第11章构成。其中,第7章和第8章介绍的是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内容,第11章介绍了国际劳力合同的有关内容。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的转移愈来愈普及,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非常迅速,它已成为国际间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之一。第7章的主体内容是技术贸易的标的、国际技术贸易方式和国际技术贸易合同条款。要求考生掌握专利权、商标权和专用技术三个主要技术贸易标的特征及其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国际技术贸易种类,尤其是国际许可证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等。第8章介绍了我国技术贸易的基本情况,包括我国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况、我国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技术引进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引进的涉外税务管理和我国对技术输出的管理等内容。由于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在国际技术贸易领域以技术引进为主,所以这一部分的主体内容应是我国对技术引进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以及在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涉外税务管理。该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是国际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这一部分介绍了国际劳务合作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发展以及国际劳务合作方式等。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国际工程承包这一国际劳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基本概况。通过学习,要求考生重点掌握国际工程承包过程中的承包方式、招投标方式及程序以及国际承包合同中关于业主与承包商职责权力划分、争议与仲裁、违约与索赔等方向的国际惯例等。
4.国际资本移动。国际资本移动目前成为国际间与商品贸易并列的经济联系方式,它赋予了本课程第4单元的重要性。该单元由第9章、第10章构成。其中第9章是第10章的基础,它介绍了国际投资的基础知识,包括国际投资的概念、国际投资的历史发展、国际筹资结构与主要方式、国际投资方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国际直接投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移动中占有重妄的地位。从要素角度看,我国属于资本稀缺国家,因此以引资为主。第10章着重介绍我国对利用外资的管理。从教材内容安排及课程宗旨的高度看,第10章的内容应作为这一单元的重点部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幸生应明确我国利用外资的意义和作用所在,掌握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主要体现、我国利用外资宏观管理得内容以及我国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各种具体方式。[Page]
除以上四大单元外,另有国际发展援助一章对国际发展援助的方式、机构、实施以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概况等进行了介绍。本章内容与国际金融及技术合作等单元的内容有内在联系;考生百联系地加以学习。
相关文章:
- [自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原理》(2018年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 [自考资料]《管理经济学》(2018年版)教材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自考资料]自考“中国法制史”考试大纲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
- [自考资料][毛泽东思想概论]知识点 06年4月串讲
- [自考资料]行管资料
- [自考资料]高数(工专)华夏的视频150M
-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要览
- [自考资料]2004年北师大“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听课笔记
- [自考资料]法学概论串讲笔记
- [自考资料]高数教育(高数一)
相关推荐:
- [自考资料]自考“中国法制史”考试大纲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
- [自考资料]行管资料
- [自考资料]高数教育(高数一)
- [自考资料]2006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 [自考资料]全国2005年10月高教自考成本会计试题
- [自考资料]全国2005年10月高教自考会计制度设计试题
- [自考资料]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房地产法试题
- [自考资料]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务报表分析(一)试题
- [自考资料]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企业管理试题
- [自考资料]邓小平理论概论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