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人气:
作者: 某某有限公司
时间:2006-02-17
导读: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的顶峰
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人类的认识达到了绝对真理
D、人类哲学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峰,并为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2、人生观是人们对( )
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 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C、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看法 D、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D、客观性和条件性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说明( )
A、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
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D、事物的发展总有一定限度
5、偶然性是指( )
A、事物发展合乎规律的趋势 B、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趋势
C、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D、事物发展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6、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 )
A、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不懂得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C、抹煞了意识的本质特征 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7、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于(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是否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8、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
A、质和量的统一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C、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10、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形式上是否新奇
C、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是否受到多数人的拥护
11、在世界的本原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 )
A、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C、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
A、它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B、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C、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D、它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13、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
A、体力劳动者 B、进步的知识分子 C、各时代的进步阶级 D、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14、在物质关系和思相关系中,上层建筑属于( )
A、思想关系 B、经济关系 C、物质关系 D、财产关系
15、群体意识指的是( )
A、集体主义的产物 B、群体实践的产物 C、个体意识的总和 D、群体意志的产物
16、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变化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 D、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国家的性质决定于(0
A、国家的职能 B、国体 C、政体 D、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19、“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
20、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B、产品分配方式
C、人们在劳动组织中的作用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Page]
21、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C、政治斗争的结果 D、使用暴力的结果
22、设想存在着离开物质的运动,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23、因果关系是指( )
A、前后相继的关系 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D、周而复始的关系
24、唯心主义认识论是( )
A、反映论 B、直观反映论 C、能动反映论 D、先验论
25、区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
D、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6、属于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有( )
A、社会心理
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C、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
D、自然科学和一部分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27、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
A、一切从群众意愿出发 B、一切从已获得的经验出发
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
28、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的原理
2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 )
A、社会意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B、社会意识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
C、社会意识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D、社会意识是否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
3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其基本条件是( )
A、政治制度的状况 B、传统观念和习俗
C、科学文化水平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3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起源的基本观点是( )
A、自从有了生命就有意识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意识来源于高度完善的物质即人的大脑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E、有了动物的感觉就有了意识
32、辩证的否定观是( )
A、扬弃
B、批判和继承的统一
C、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D、事物的自我否定
E、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33、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 )
A、个性中包含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E、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34、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 )
A、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的
B、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
E、思维与存在有统一性,还是没有统一性
35、旧历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
A、看不到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B、看不到阶级斗争
C、看不到社会运动的特殊性
D、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E、看不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6、“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这说明( )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B、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与科学技术密切联系
C、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D、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可改进、发明生产工具
E、科学技术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7、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
A、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B、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
C、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E、感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
38、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是( )
A、思维辩证法 B、朴素辩证法 C、自然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 E、唯物辩证法
39、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Page]
A、历史命运的决定者 B、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C、历史规律的影响者 D、社会制度的选择者
E、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40、共产主义的含义是( )
A、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 B、未来最合理社会制度
C、实现绝对自由的社会 D、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E、历史上先进思想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41、42小题每题7分,43、44小题每韪6分,共26分)
41、简述相对静止及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意义。(7分)
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和表现。(7分)
43、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6分)
44、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 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分析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其现实意义。
46、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某些方面还存在的问题。
47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中“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意义。
200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B 3、C 4、A 5、C
6、C 7、D 8、A 9、C 10、C
11、A 12、D 13、D 14、A 15、B
16、A 17、A 18、B 19、C 20、D
21、A 22、B 23、B 24、D 25、C
26、D 27、C 28、A 29、B 3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BD 32、ABCDE 33、ACDE 34、BCD 35、AD
36、BCDE 37、BCD 38、BDE 39、BE 40、ABD
三、简答题(共26分)
41、(参考答案)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3分)
(2)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认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第二,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4分)
42、(参考答案)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分)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影响;第五,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5分)
43、(参考答案)
(1)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第一,现象是外露的,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内在,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4分)
(2)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的。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本质。(2分)
44、(参考答案)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3分)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分)
四、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评分标准]
(1)要求答卷政治观点正确,政治观点错误的,该题为0分;
(2)要求答案观点全面,表述清楚。观点不全面,表述不清楚,酌情扣分。
(3)如果答卷表述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意思相近也要给分;
(4)如果答卷在某些方面阐述深入,有创见,可以多给分,但全部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Page]
45、(答案要点)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首先与二元论相对立,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其次与唯心主义相对立,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不是统一于精神;再次与机械唯物主义也有分歧,认为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物质运动变化中的统一。所以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分)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体现。(3分)
(3)按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同时,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一切实际工作中,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和工作顺利前进。(5分)
46、(答案要点)
(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3分)
(2)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两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分)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要注意支流的影响。(2分)
(4)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政治稳定。这是主流。同时,在前进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次要的。因此,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重视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更顺利、健康地发展。(4分)
47、(答案要点)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
(2)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出发,产生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它包括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已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表明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私利。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因此,****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对于当前继续发扬党的优秀传统,反对官僚主义,关心群众疾苦,加强反腐倡廉,实现党对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具有重要的意义。(5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的顶峰
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人类的认识达到了绝对真理
D、人类哲学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峰,并为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2、人生观是人们对( )
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 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C、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看法 D、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D、客观性和条件性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说明( )
A、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
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D、事物的发展总有一定限度
5、偶然性是指( )
A、事物发展合乎规律的趋势 B、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趋势
C、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D、事物发展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6、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 )
A、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不懂得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C、抹煞了意识的本质特征 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7、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于(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是否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8、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
A、质和量的统一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C、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10、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形式上是否新奇
C、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是否受到多数人的拥护
11、在世界的本原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 )
A、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C、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
A、它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B、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C、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D、它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13、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
A、体力劳动者 B、进步的知识分子 C、各时代的进步阶级 D、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14、在物质关系和思相关系中,上层建筑属于( )
A、思想关系 B、经济关系 C、物质关系 D、财产关系
15、群体意识指的是( )
A、集体主义的产物 B、群体实践的产物 C、个体意识的总和 D、群体意志的产物
16、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变化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 D、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国家的性质决定于(0
A、国家的职能 B、国体 C、政体 D、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19、“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
20、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B、产品分配方式
C、人们在劳动组织中的作用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Page]
21、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C、政治斗争的结果 D、使用暴力的结果
22、设想存在着离开物质的运动,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23、因果关系是指( )
A、前后相继的关系 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D、周而复始的关系
24、唯心主义认识论是( )
A、反映论 B、直观反映论 C、能动反映论 D、先验论
25、区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
D、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6、属于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有( )
A、社会心理
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C、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
D、自然科学和一部分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27、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
A、一切从群众意愿出发 B、一切从已获得的经验出发
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
28、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的原理
2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 )
A、社会意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B、社会意识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
C、社会意识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D、社会意识是否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
3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其基本条件是( )
A、政治制度的状况 B、传统观念和习俗
C、科学文化水平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3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起源的基本观点是( )
A、自从有了生命就有意识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意识来源于高度完善的物质即人的大脑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E、有了动物的感觉就有了意识
32、辩证的否定观是( )
A、扬弃
B、批判和继承的统一
C、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D、事物的自我否定
E、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33、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 )
A、个性中包含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E、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34、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 )
A、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的
B、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
E、思维与存在有统一性,还是没有统一性
35、旧历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
A、看不到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B、看不到阶级斗争
C、看不到社会运动的特殊性
D、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E、看不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6、“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这说明( )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B、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与科学技术密切联系
C、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D、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可改进、发明生产工具
E、科学技术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7、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
A、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B、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
C、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E、感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
38、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是( )
A、思维辩证法 B、朴素辩证法 C、自然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 E、唯物辩证法
39、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Page]
A、历史命运的决定者 B、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C、历史规律的影响者 D、社会制度的选择者
E、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40、共产主义的含义是( )
A、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 B、未来最合理社会制度
C、实现绝对自由的社会 D、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E、历史上先进思想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41、42小题每题7分,43、44小题每韪6分,共26分)
41、简述相对静止及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意义。(7分)
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和表现。(7分)
43、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6分)
44、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 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分析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其现实意义。
46、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某些方面还存在的问题。
47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中“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意义。
200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B 3、C 4、A 5、C
6、C 7、D 8、A 9、C 10、C
11、A 12、D 13、D 14、A 15、B
16、A 17、A 18、B 19、C 20、D
21、A 22、B 23、B 24、D 25、C
26、D 27、C 28、A 29、B 3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BD 32、ABCDE 33、ACDE 34、BCD 35、AD
36、BCDE 37、BCD 38、BDE 39、BE 40、ABD
三、简答题(共26分)
41、(参考答案)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3分)
(2)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认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第二,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4分)
42、(参考答案)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分)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影响;第五,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5分)
43、(参考答案)
(1)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第一,现象是外露的,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内在,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4分)
(2)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的。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本质。(2分)
44、(参考答案)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3分)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分)
四、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评分标准]
(1)要求答卷政治观点正确,政治观点错误的,该题为0分;
(2)要求答案观点全面,表述清楚。观点不全面,表述不清楚,酌情扣分。
(3)如果答卷表述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意思相近也要给分;
(4)如果答卷在某些方面阐述深入,有创见,可以多给分,但全部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Page]
45、(答案要点)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首先与二元论相对立,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其次与唯心主义相对立,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不是统一于精神;再次与机械唯物主义也有分歧,认为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物质运动变化中的统一。所以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分)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体现。(3分)
(3)按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同时,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一切实际工作中,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和工作顺利前进。(5分)
46、(答案要点)
(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3分)
(2)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两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分)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要注意支流的影响。(2分)
(4)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政治稳定。这是主流。同时,在前进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次要的。因此,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重视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更顺利、健康地发展。(4分)
47、(答案要点)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
(2)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出发,产生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它包括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已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表明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私利。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因此,****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对于当前继续发扬党的优秀传统,反对官僚主义,关心群众疾苦,加强反腐倡廉,实现党对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具有重要的意义。(5分)
责任编辑:小编
相关文章:
- [自考题库]《计算机网络原理》(2018年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 [自考题库]《管理经济学》(2018年版)教材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自考题库]行管资料
- [自考题库]高数教育(高数一)
- [自考题库]2006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 [自考题库]全国2005年10月高教自考成本会计试题
- [自考题库]全国2005年10月高教自考会计制度设计试题
- [自考题库]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房地产法试题
- [自考题库]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务报表分析(一)试题
- [自考题库]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企业管理试题
相关推荐:
- [自考题库]行管资料
- [自考题库]高数教育(高数一)
- [自考题库]2006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 [自考题库]全国2005年10月高教自考成本会计试题
- [自考题库]全国2005年10月高教自考会计制度设计试题
- [自考题库]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房地产法试题
- [自考题库]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务报表分析(一)试题
- [自考题库]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企业管理试题
- [自考题库]邓小平理论概论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
- [自考题库]2005年4月邓小平理论概论专家预测试卷(二)
自考题库频道
本周最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