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自考资料 > 自考题库

2001年10月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人气: 作者: 某某有限公司 时间:2006-02-17
导读: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
A. 客观性
B. 矛盾性
C. 实践性
D. 社会性

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 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3. 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 世界统一于精神
D.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4.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5. 规律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
A. 普遍的、永恒的联系
B. 间接的、短暂的联系
C. 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 相对的、偶然的联系

6. 意识的本质是
A. 各种感觉的综合
B.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D.“绝对精神”的体现

7.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A. 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
B. 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C.“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D.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8.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A. 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 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 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 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A.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 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10. 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11. 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又反过来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B.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包含
D.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

12.“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
A. 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
B. 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
C. 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D. 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13.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 农民播种小麦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 法官审理案件
D. 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

1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15.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

16.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A.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 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 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17. 把人与自然联结起来的中介是
A. 政治制度
B. 经济制度
C. 生产劳动
D. 社会意识

18. 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 政治关系
B. 生产关系
C. 阶级关系
D. 思想关系

19. 广义的经济结构指的是
A. 所有制结构
B. 产业结构
C. 分配结构
D. 生产方式结构

20.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1. 一切社会意识所共有的本质特征在于
A. 它们具有阶级性
B. 它们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 它们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D. 它们一视同仁地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

22.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Page]
A. 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B. 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
C. 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D. 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3. 国家的政体是
A.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B. 国家政权的政治性质和组织原则
C.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
D. 国家政权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

24. 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C. 产品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加大
D.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25.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
A. 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 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 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26.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制约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社会条件是
A.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C. 是否尊重知识和人才
D. 是否有正确的哲学指导思想

27.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的不同特点
B. 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局限性
C. 严重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D. 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对社会进步的反抗

28. 人在价值关系中与其他存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人既有自然价值又有社会价值,其他存在物只有自然价值
B.人既有物质价值又有精神价值,其他存在物只有物质价值
C.人既可以是价值客体又可以是价值主体,其他存在物只能是价值客体
D.人既有自我价值又有社会价值,其他存在物只有自我价值

29.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 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 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D.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30.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就是
A. 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 人们的活动摆脱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C. 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完全自由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D. 人们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和谐地改造客观世界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涂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31. 下列科学发现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的有
A.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 宇宙大爆炸论
D. 细胞学说
E.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2. 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
A.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 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C. 坚持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 批判了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E. 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33.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 矛盾双方直接等同
B. 矛盾双方相互区别
C.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3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 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 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 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E.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35. 地理环境对生产发展的影响体现在
A. 它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B. 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
C. 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D. 它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E. 它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关系的性质

36.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 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B. 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 它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 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E. 它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7.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A. 自然经济社会
B. 信息社会
C. 工业社会
D. 农业社会
E. 渔猎社会[Page]

38. 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
A. 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B.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
C. 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D. 人们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规律达到完全一致的过程
E. 人们逐步摆脱社会规律制约的过程

39. 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其表现有
A. 科学技术已成为把生产力各要素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重要因素
B.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力越来越高
C.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D. 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E. 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40. 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E.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 简述劳动在意识产生中的作用。(7分)
42. 简述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内容。(7分)
43.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分)
44. 为什么说“人性自私”的观点是错误的?(6分)

四、论述题(将答案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题作题。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12分)
46. 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12分)
47. 试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并说明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12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C  4. D  5. C  6. B  7. D  8. A  9. B  10. D
11. D 12. B 13. A 14. B 15. C 16. A 17. C 18. B 19. D 20. A
21. B 22. D 23. A 24. B 25. C 26. A 27. D 28. C 29. B 30. A

二、多项选择题
31. A D E      32. A B E       33. C D E      34. B D E    35. A B C D
36. A B C D E  37. B C D E     38. A B C       39. B C D E  40. A C E

三、简答题
41. 【参考答案】
(1)意识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劳动对意识的产生起决定作用。
(2)劳动对意识产生的决定作用表现在:首先,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其次,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再次,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42. 【参考答案】
(1)国家的政治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方面。其对内职能是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其对外职能是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2)国家的社会职能主要有:第一,调整本阶级内部以及本阶级和同盟者阶级之间的关系;第二,调整其他各种社会关系,以保持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保障各种社会活动的正常进行;第三,组织领导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43. 【参考答案】
(1)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不断提供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解决认识课题,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3)实践还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44. 【参考答案】
(1)“人性自私”的观点,以人有“趋利避害”的行为作为论据。“趋利避害”是生命物质的一种本能。把生命物质的本能说成是人的本性,就抹煞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Page]
(2)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看,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在原始公有制社会,人们没有私有观念;私有制产生以后,才产生了私有观念;在私有制消灭以后,私有观念也将逐步消灭。可见,把自私说成是人的永恒本性,是不科学的。

四、论述题
45.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具体科学研究世界的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二者的联系是:各门具体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大影响。第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许多领域实现的重大突破,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第二,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证明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系列基本原理。第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许多新问题,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46. 【参考答案】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一,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它已逐步变得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我国原有的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7. 【参考答案】
(1)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稳步前进,只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如果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增长,就会欲速则不达。同时也要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以免贻误时机,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责任编辑:小编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